那天共學, 婷文走過來跟我轉告小怡跟她說關於年年和小培之間發生的事. 剛好陪著宇和怡然一家救泳圈告一段落, 小培和萌正在草叢旁走動.

我走靠近他們蹲下問:『小培~聽說剛剛有恐龍出現在你們家附近?』(培-三歲半, 萌-四歲多)

小培:『對啊~』

我:『我聽說恐龍媽媽的寶貝被打了, 她很傷心. 小恐龍不開心, 他不喜歡被打.』

萌:『恐龍太大聲了, 他嚇到我們了.』

我:『你們被恐龍嚇到了, 所以打他, 要他不要再大聲嗎?』

培:『對!』 

我:『我猜小恐龍可能在練習唱歌, 恐龍唱歌都是很大聲的, 可是我擔心小恐龍被嚇到了, 也擔心恐龍媽媽很傷心, 我想去跟他們說說話, 你們要跟我一起去嗎?』

培:『不要~』

兩個孩子邊玩邊聽也露出思索的眼神, 事情發生時我不在場, 萌、培如實陳述自己的想法讓我多少拼湊這起事件脈絡, 談話中我試著把另一方角色感受傳達給他們.  

同時間, 小宇準備丟第三個泳圈, 宇、又、廷已經移動到湖的另一頭, 聽到怡然呼喚, 本來打算先去找年年改先去救泳圈(三劍客與泳圈是另一段有趣事件), 離開前請宇婷幫忙跟培&萌也聊聊看是否能說服他們去找年年談.

等我再走回來紮營區, 小怡先來找我談了. 我轉述培&萌的話, 想要釐清這起事件中每個孩子的想法和感覺(釐清事件脈絡有助於我們幫助孩子), 但我也感受到秀怡的疑惑與情緒, 其實, 在幫孩子之前我想先照顧秀怡的心情, 我知道孩子被打的感覺, 我也曾經經歷過一些懷疑的過程, 在我們談話尾聲, 年年剛好過來找小怡.

我對年年說:『我們正在講剛剛你和小培發生的事, 小培打你你一定很生氣對不對, 其實, 培和萌他們的家剛好在你旁邊. 你學恐龍叫實在學得太像了, 我猜你一定是隻超大超厲害的恐龍, 太像了, 所以他們被你嚇到, 所以小培才打你. 小培是那個家的爸爸, 他想要保護家, 所以打你.』『不過, 我也跟小培說了, 想要他跟你說一下, 但他好像還沒準備好.』『那你有要跟小培說的話嗎?如果有我想陪你一起去說.』年年搖頭表示拒絕. 我接著說『沒關係, 那等你想說再去說, 我也會跟小培這樣說.』『不過, 下次還是可以一起玩喔.』

我跟年說話的同時, 萌有主動過來對年說:『你嚇到我們了.』 小怡也在一旁幫忙解釋關於培、萌家的遊戲.

事情告一段落, 萌媽宇婷語帶自責對我說:『我覺得好像是萌害了小培 ... 』我拍拍她要她別三八了、別啥事都往身上攔. 其實, 培和三姊妹間家的遊戲, 對培有另一種意義. 培、萌之間的互動, 那些宇婷以為是害了培的話, 我看來卻是一種有力量的信賴. (宇婷:細節我再跟妳聊) 

不過, 小怡的心情還掛在我身上, 我感覺還需要再做點什麼事. 

那天回程, 我和培更深入的談『恐龍的心情』、『恐龍媽媽的心情』、『還有我的擔心』...小培似乎能接收我所談的內容.

不過, 他還說了:『她抓住我的手很痛.』我問小培:『是因為恐龍馬麻阻止你, 所以你才更生氣嗎?』小培回答出乎我意料, 他說:『我很害怕.』『她很用力, 很用力.』聽到這 ... 我停頓了, 當我滿腦子只想如何化解這事件、只顧回想下午大人們的對話氣氛, 卻沒想到小培的心情.

那天晚上我沒打算繼續和小培談白天的事, 不過, 晚飯後, 小培把他手上的小傷口給我看, 說:『這是恐龍馬麻弄的.』那是幾道小刮傷, 我知道不可能是小怡弄的, 但也猜當時對著年年出手的小培, 其實心裡是害怕小怡的, 甚至把傷口跟事件連結在一起. 我對小培說:『下次害怕時, 要記得來找我, 讓我幫忙, 好嗎?』 

小培談論自己當下的感覺時, 像是在講別人的事, 即使他說害怕, 但我感覺對他而言這件事已經過去了, 似乎也沒關係了.

老實說, 我突然覺得這整個事件變得好難 ... 心情也頓時變很複雜. 

本來, 我想拉近我跟小怡之間的想法、也想拉近小培和年年的正向互動. 但後來, 卻覺得自己做不到了. 

不過, 我慢慢想清楚, 這些是急不得的 ~

這幾天一直在回想, 過去一年來自己是如何鬆動、甚至改變既有觀念的 ... 我想不只是我, 還有其他成員, 自我覺察後的改變, 絕不是單純只是看書或聽別人說. 在共學中、在日常中、與孩子的互動與回饋、自我的省思 ... 在過程中反覆思辨(掙扎疑惑求救重建), 慢慢的, 我們變了, 親子關係家庭關係也跟著變了. 

所以, 想跟小怡說, 我處理的方式如果與妳期待有落差, 我會先把你這份擔憂的心情收下, 然後, 想慢慢前進、一起經歷這過程.  

=======================================

另外, 關於秀怡的疑問, 有想到的我先聊聊

1. 孩子被打時, 我第一優先會讓他有安全感, 如果在場, 會用身體保護他, 如果來不及替他擋, 事後也會用語言告知讓他知道『媽媽一定會保護你.』 另外, 協助他長出能表達自己想法與需要的能力. 我記得以前處理樂樂和小宇之間衝突時, 我印象最深刻後來小宇曾說的一段話:『我不喜歡他打我, 但我喜歡跟他玩瘋狂的遊戲.』. 想到, 也分享一篇之前記錄小培和鞍熹互動的文章. http://happypp66.pixnet.net/blog/post/168803106

2. 如果能知道孩子們當下的心情&需求, 比較能接住孩子的情緒. 不過, 這也是共學中大家一直在練習的, 每次狀況不同, 但目標都是想了解並協助孩子. 

我猜小培當時的情緒是有爸爸的角色、但也有對抗威權的情緒. 我猜他當時是生氣+害怕. 如果孩子動手起來, 我會用手、用身體去擋, 但儘量不去抓孩子的手或手上的物品.

3. 我對這題感到疑惑?針對單一事件, 要釐清事件脈絡, 才能知道背後的故事, 才能真的去幫助孩子. 這需要的是想要尊重與了解的那份心. 但我覺得淑惠引用的話是指大方向的依歸. 就單一事件, 有些時候打人未必無效, 有時候可能還可以自保勒.

4. 這塊 ... 我想到幾的點『自主玩樂的意義與重要』『公共場所的幾個面相的大帽子!包含 ... 交通工具(進階題)』『大人的內心的掙扎是什麼?』『小孩需要的和我們想的是一樣的嗎?』... 很多可談的!基於慢慢來想法, 就先不深談.

先分享兩個在哈囉市場的情形:

a. 新同學走上遊樂設施, 老同學立刻上前說:『不行過, 要付錢.』新同學一頭霧水. 我猜:他可能也沒真的一定要過去, 也還沒接住你說的付錢是什麼?兩個小孩是在連結不起來狀態, 但當下我猜:新同學本來是想走過去. 我立刻回答老同學說:『我有錢, 我借他』. 新同學當然也不知我想幹嘛, 我後來掏出錢遞給新同學後直接轉向遞給老同學說:『我幫他付, 給你.』老同學放下手說:『請進』. 整個過程很快, 我想幫助新同學想經過的心情, 然後也想維護老同學正投入在玩的遊戲.  (很健忘, 望了是哪兩位新舊同學)

b. 另一個場景, 同樣是舊同學, 也是會有需要協助的時候. 

本來很開心玩的四人:萌、潼、培、墨. 突然因為衣服顏色開始分國, 萌說小墨是不同一國的(因為沒有穿黃色衣服), 後來, 小墨生氣, 但也不想離開, 我先試著幫忙說小墨褲子上也有黃色的, 但黃色國的還是覺得那不是. 

喬不成功後, 我就加入小墨這國, 因為我也不是穿黃色衣服. 小墨還是很沮喪, 然後我開始跟他討論我們這國要玩什麼?最後, 我決定要一起煮東西, 我故意問:『有誰要加入一起煮的?如果要那我就去車上拿工具來煮東西囉!』萌先是楞了, 但她卻是第一個說要加入的, 最後就又四個一起煮大鍋湯.

 

5. 親愛的小怡, 過去那個曾被排擠、欺負的妳, 需要被療癒與呵護.(吼~這這這 ...秀一個+先幫妳卡位薩提爾) 不過, 年年是獨立的個體, 他不等於妳喔.

 

以上, 打得手很痛, 謝謝小怡拋出這麼多面相的問題, 我就先談到此. 其他的, 慢慢來 ~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nne . 小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