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ne:
「你總是知道自己真正想要做的是什麼,然後他永遠都會回來找你!」

時間:2013年6月17日

地點:原生植物園

靜

上週四因為小培發燒所以我們請假一天, 第四次上課就請假, 本來以為兩兄弟今天去共學會覺得生疏, 沒想到一看到原生植物園的人工小溪流就本能似的全部跳入水中泡腳、戲水, 一群孩子+水一整個玩得很開, 沒有我擔心的生疏問題.

一整天下來除了有玩水、挖泥土還有爬樹, 而且還是斜像交錯可以讓兩三個小朋友上下排坐的樹; 互相交流玩具的部份也很精采, 不論是鞍鞍家的蛋頭組、小布家的吊掛小猴、恩家的木頭火車, 兩兄弟都玩得很投入.

不過, 因為小培肚子不舒服較黏人, 大部分的時間小宇自己和同學一起玩. 雖然小培身體不舒服, 但這天卻是他(1y11m)第一次爬樹, 伸手矯健, 又剛好樹是傾斜的, 他上下前進後退來回好幾次, 比我想的還猛.

爬

下課後, 我跟宇像平常一樣聊天.

我問他:『今天共學好不好玩啊?』

Anne . 小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時間:2013年6月10日  

地點:新光碼頭

玩水 

得知第三次共學地點是新光碼頭時我便開始莫名的擔心起來 ... 遮蔽物好少會不會太熱、會不會受不了中暑?孩子會不會玩瘋了、會不會掉到水裡嚇到、我會不會沒辦法照顧他們?

共學前一天版上也有媽媽詢問『如果天氣太熱要不要找備案地點, 轉移陣地?』、也有媽媽說『正是讓孩子適應不同環境、天氣的好機會』、『我們就一起跳到水裡泡冷水, 就不怕熱了!』還好, 有同好相伴力量倍增, 我邊擔心邊自我催眠『就跳進去吧!』, 再加上捨不得缺席, 決定遮陽防曬全副武裝準備迎戰陽光與水的大挑戰!

當天早上抵達戰場時 ... 看到有人正在洗刷大水池, 聽說水池洗乾淨、再加上放水注滿, 最快要一天的時間, 看起來是沒法進水池玩了, 大人顯得有些失望, 孩子們已經四處玩起來, 我心裡暗自鬆了口氣 ... 

雖然大水池沒開放, 旁邊仍有小噴水池, 兩兄弟一看到有同學在玩小噴水池, 就馬上衝過去加入!然後一直到便當出現之前兩兄弟都沒離開過那座會噴水的水泥球, 孩子們全身專注, 一看到出水孔冒出水馬上用手抓、用腳踩、用工具接水, 還有直接整個人趴在出水孔上全身抱著球, 不論是動作或眼神都太有趣了!本來很討厭被水噴到臉的小培, 為了要在第一時間"搶"到水, 也直接用臉迎戰噴水池, 剛開始玩時小培一直哭叫, 但看他並沒有要放棄, 10 分鐘後哭聲已經被尖笑聲取代, 等待、抓到的快感讓一群小孩興奮的大叫!

培玩水

Anne . 小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時間:2013年6月6日

地點:高雄市新客家文化園區

01

第二次共學, 一樣令人期待、令人興奮!

剛抵達營地時, 我依照上一次的模式, 選了同一個位置後開始拿出玩具, 並且把水與食物等物品都擺放好, 在一旁的孩子看到我放在地上的"擬真"小鍋子(市場買的最小size內鍋&小野餐碗), 也好奇的靠過來研究, 有人開始拾起地上葉子丟進小鍋中, 不過, 沒多久 ...... 小宇跑去別家(野餐墊)串門子, 小培則往另一個方向散步, 先是經過上次玩的"人體旋轉木馬大樹"爬上去自己繞了兩圈又下來, 然後一路往沒有去過的方向跑, 跑到園區緊鄰馬路的另一出口, 我陪他"跑"了很久, 才順利回營本部!看到我們回來的小宇, 很興奮的說:『我們要去看噴水池!!噴水池!!玩水~~』剛跑完的小培馬上進入狀況很興奮的拉著我跟大家一起衝向噴水池探險去.

開始不到30分鐘, 孩子們主動探索環境、尋找新樂子的舉動, 馬上打破我腦中"跟上次一樣的範圍、類似玩法"的老人想法, 我心裡期待著"第二次會比較輕鬆"的念頭也被孩子們處處製造驚奇的舉動消滅, 不停止的探索、挖寶正是孩子們寶貴的天賦, 大人眼中同樣的地點、同樣的一棵樹、同樣的流水, 但孩子們總是有不同的玩法, 試想商業行為中, 同樣的產品有不同的應用, 隨心所欲可以製造差異性, 在商場上是多麼讓人羨慕的能力!

所以, 我陪著他們頂著高雄的大太陽繼續往前衝.

孩子們一路探險來到了小溪流旁, 好像本能反應似的, 每個孩子都主動靠近用各種方法"摸水", 直接用手用腳下去、拿杓子去舀、拿樹葉去碰、拿樹枝攪拌 ... 每一個都好"專心", 我找了根粗大的樹枝插入混濁的水中確認池水深度, 他們認真在玩的同時, 我還是維持警備狀態, 擔心兩兄弟不小心哉入水中.    

用過餐後, 一群小孩又來到同一條溪流, 這次換來"釣魚". 沒看過釣魚行為的小宇也許以為釣魚就是要去"找魚", 他和硯很專心的蹲在小溪邊"找魚", 硯突然舉起手中的樹葉說:『我釣到了!』我被她開心的模樣感染也像看到大魚似的回應她:『哇!好大隻的魚啊!』.

除了享受"找魚"過程的樂趣, 樂爸提議"爬樹", 在場的孩子都興奮的大叫:『好好!我要!我要!』就這樣上上下下每個孩子平均爬上去四、五次, 沒有一個說不要爬!

Anne . 小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時間:2013年6月3日 

地點:高雄市新客家文化園區

Day1 宇

2013年6月3日 這天是我們團的開學日!一週前我便開始跟兩兄弟預告:『下星期我們就要一起去共學囉!小宇、小培、馬麻都要一起去喔!』因為我不是說上學、也不是說上課, 再加上5月25、26日那兩天有帶著兩兄弟一起參加爸爸媽媽的親子共學團課程, 所以小宇對於"共學"這字眼很有好感, 宇很期待的問:『是要去上次那個很多小朋友跟大人一起玩的地方嗎?』而小培則是聽到"一起去"就很興奮(不管去哪), 平常哥哥晚上去上課小培大多跟阿嬤在家, 最近這兩個月他開始會要求:『去~~~』意思是他想一起出去!聽到我說要"一起去共學", 他很激動的一直重複說:『去~~~去~~~』, 我說:『好~~我知道, 我們一起去!』.

高雄親子共學第一團開學這天, 除了我自己、兩兄弟也都很興奮, 還沒吃完早餐就開始帶著外出帽在客廳追逐, 我依照平常習慣準備了我的媽媽袋五寶:尿布、濕紙巾、水、備用衣褲、餐具, 然後還特別帶了簡單玩具 & 餅乾. 至於午餐就先跟大家一起訂便當, 之後看狀況再調整攜帶的物品, 一個人帶兩兄弟出門儘量還是先以雙肩背包可以裝得下的內容物為考量.

體貼的老公還抽空接送我們共學, 我既興奮又緊張, 好像是我自己的開學日, 我也迫不及待想見到新朋友!  

line13 rabbit  

抵達客家文化園區時, 已經有超過一半以上的親子都到了!我們的營地已經撲滿野餐墊、玩具, 食物也出動了, 孩子們開始在"四處活動", 玩車的、煮菜的、追逐的、觀察的、黏在媽媽身上的, 眼前的一切讓我覺得更興奮, 我上前先跟認識的媽咪打招呼, 突然, 小宇雲門同學硯拿著一盆樹葉跑過來, 對著還在觀察環境的小宇說:『我們一起來玩!快點來玩!』很奇妙的是, 兩個小孩雖然一起上過雲門好幾個月, 但在課堂上是沒有交談過的(只有眼神交會過), 這一天, 突然變得很親切熟悉, 開學這天硯只願意分享她的玩具給兩兄弟, 好像原本就是很熟的朋友一樣.

孩子們互相"破冰"時, 我也忙著跟其他媽媽快速認識. 我習慣先說出自己的名字然後詢問對方的稱呼, 好像是 seminar 症候群, 每次到新環境都不自覺想去記名字, 甚至還會在心中沙盤推演母子三人的自我介紹, ... 但共學的環境, 一切都回歸"自然人"的狀態, 不用急著要小孩們互相問好、也不需要強迫孩子跟大人們打招呼, 因為大家都是"同好"(先共學過了!XD), 不論是打招呼、搶玩具, 共學的家長們已經先有一定的默契, 所以我找機會跟小宇介紹我已經認識的小朋友&家長, 至於他是否想要主動問好, 順其自然.

我觀察:第二次共學時, 小宇已經會主動叫他自己認識的大人&小孩. 雖然沒有經過什麼正式介紹, 他也自然而然記得那個跟他一起玩飛盤的叫小雞腿, 好同學硯的弟弟叫小墨, 常跟著一起玩的小妹妹叫小潼潼、自己跑去分食的那家妹妹叫肉肉, 這自然而然熟起來的過程, 其實比想像的快. 第三次共學時, 小宇&小雞腿坐在恩家的野餐墊上玩恩的火車, 恩爸剛好走過來拿東西, 宇突然抬起頭來問了一句:『恩恩把拔, 恩恩的馬麻怎麼不見了?我都沒有看到她?』恩恩把拔回答:『她有一些工作要做, 她在車上.』小宇說了一聲:『喔!』然後低頭繼續玩. 我對著恩爸笑了一下, 心裡OS:『WOW!我到現在還沒跟恩爸說過話ㄌㄟ!你好像跟恩家都很熟ㄋㄟ!』不過, 是很開心的OS! 

Anne . 小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130608 親子共學發酵中

第一次聽到駿武老師說『完全不打、不罵、不威脅』是台北共學團的最低門檻, 我差點當場問:『怎麼可能??我不相信.』

一年前我也許會覺得自己做得到, 兄弟倆白天給保母帶, 晚上回家玩沒多久就準備要睡覺, 假日又是全家一起出門玩, 除非自己情緒很糟糕, 大部分的時間都很愉快. 

不過, 經歷了將近一年全職媽媽生活, 我覺得『不可能不打不罵啦!』尤其這半年, 我們一家四口回到婆家生活, 從來沒有一起相處過的三個人加上離家超過20年的老公, 我們不只打破婆婆多年的生活習慣, 也把自己和孩子們的情緒搞得亂七八糟, 雖然平常不會打小孩, 但老實說, 沒有一天不罵(or唸)小孩. 

兩個月前, 駿武老師高雄新書座談會後, 讓一群有心想參與高雄親子共學團的媽媽們第一次見面, 我們席地而坐聽老師簡單分享共學團的理念與做法, 我當下便告訴自己:『我們本來就不喜歡打罵小孩, 這次, 要好好堅持這個理念, 然後也不可以威脅!』

當時, 我憑著一股熱忱想要自己先貫徹這件事, 執行三天左右 ... 就全部破功了!!尤其是當自己耐著性子溫柔詢問小宇:『怎麼了?為什麼你想要去抹電視?(用油油的手)』一旁的婆婆也很生氣的不停告狀:『不乖!講不聽!跟你說手油油的不要抹電視, 就要去抹!...不乖講不聽!』...... 最後, 我很生氣又大聲的斥責小宇:『阿嬤講話你為什麼不聽!!??』

接著有好長一段時間, 我仍然想維持不打不罵的方式, 但執行最透徹的卻是"不管", 因為夾在孩子跟婆婆中間, 讓我自己快爆炸了, 所以我消極的放任孩子, 隨便他們玩!感覺自己像個"假好媽媽", 不是有耐心、也不是脾氣好, 其實我不知道怎麼管他們, 也做不到婆婆要求的方式. 

一直到 ... 參加完駿武老師的高雄親子共學團課程, 消極的心情好像看見了曙光!又有了動力!

滿滿兩天的課程, 我跟老公都非常"震撼"!我們很認同共學團的觀念, 上完課程更了解觀念背後的意義, 不只解開了我這兩個月來執行"不打不罵不威脅"瓶頸, 讓我們也很熱血的是 "彷彿燃起一股對教育的憧憬" (莫非是自己想一年出國三次共學嗎?不可否認的確非常嚮往能在國外共學.) 我們感受到教育的多元選擇、接觸不同的求學方式並非遙不可及、教育以後將不會只有國民教育單一方向, 好像看到了未來的小宇&小培 ... 老師講課的過程, 我腦中竟出現長大後充滿自信、獨立且又會思考的發光的小宇、小培的樣子.

Anne . 小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發現影子1

發現影子2

假日傍晚, 鄰居阿嬤家的孫子們都回來了, 一群小孩有還沒滿週歲的、三歲的、幼稚園的、小學三四年級的, 大大小小在巷子裡一起玩"腳下工具賽跑"的遊戲. 小宇被他們笑聲吸引, 騎著 Push Bike 加入他們. 三歲的小弟弟騎著裝輔助輪的腳踏車、幼稚園的女孩穿著全副武裝溜直排輪、小學三四年級的大哥哥則是穿著"風火輪"(雙輪, 直接安裝在運動布鞋上)、小宇騎 Push Bike, 五六個大小朋友就在巷子裡衝過來衝過去, 隊伍中最後一個是打赤腳的小培. 後來小學生的把拔還拿出滑板、蛇板, 年紀比較大的小孩所有工具幾乎都會玩.

小宇目前對那些運動工具沒有啥興趣, 他比較熱中的是和大家一起跑、一起衝的感覺, 果然是很需要玩伴的三、四歲, 雖然彼此互不認識, 但我不時聽到小宇主動邀請那些大小孩的對話:『哥哥, 我們再去那邊.』、『哥~快跑~我們一起跑』, 他邊說邊騎著車快速來回穿梭, 好像彼此是認識很久的鄰居, 事實上除了幼稚園的小姐姐之外, 其他上小學的哥哥們都是第一次見面. 我很喜歡小宇交朋友的"天賦", 他總會自己找話題或丟問題給其他孩子們, 或著跟的他們玩同樣的動作, 自然而然的融入大家.

這個悠閒的週日傍晚, 看著宇&培跟著一群第一次見面的鄰居們開心的跑跳玩耍, 讓我的心情也跟著愉悅放鬆, 看著他們奔跑的背影, 我也想起小時候的假日, 叔叔嬸嬸帶著堂哥堂姊回來家裡玩, 我們一群小鬼最愛在一排日式建築的本街上玩躲貓貓, 那是我小時候最愛的遊戲之一, 鄰居小孩也會加入我們一起躲, 我至今還記得堂哥低身快步跑的樣子、暗示的眼神與手勢, 還有叔叔偷偷洩密幫我還故作中立模樣, 真的, 好像上個禮拜才剛發生的事情, 卻已經是N年前的記憶, 離我好遠好遠, 而且, 不會再有機會重現那樣的畫面了. 

不過, 想到逝去的回憶, 我卻不覺有任何失落與感傷, 因為, 看著正在經歷兒時生活、製造美好回憶兩兄弟, 也像是讓我重溫了小時候點點滴滴難忘的回憶, 也讓我思念起遠在他鄉與天國的親人, 平靜愉悅的思念讓我感覺他們也感應到我的思念了, 感覺很溫暖很幸福, 曾經擁有與正擁抱在手中的一切.

 

我一直陪著兩兄弟在巷子裡奔馳, 直到鄰居的孩子們全都解散回家, 母子三人都享受了一個愉快的夜晚.

巷子聚會

Anne . 小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0.創作與我

有一陣子時常經過班恩傑尼國父紀念館門市, 不管家中有沒有小孩, 很難不被那些擺放在透明櫥窗裡漂亮的木製玩具吸引, 我常常站在櫥窗前看很久.

小宇一歲半那年, 我第一次走進他們店裡, 原本只是想隨意逛逛, 心想如果有好玩的小木頭玩具, 就順便帶一個回去給小寶貝玩, 結果, 我進去沒多久就被一大箱特價$3,500元的高鐵火車軌道積木組征服, 心裡面雖然一邊擔心好像花太多錢、一邊又告訴自己『就當是新年禮物, 一年多來也沒給他買過啥玩具, 小宇一定會很喜歡的.』 :)

這組火車高鐵積木組是當時特別組合, 內容物有點像現在網路上"新版第一部火車"+"金門大橋火車組" + 三節木製高鐵車廂(現在網路上只看到這種可以和湯瑪士火車連結又可以拉動多節車廂的"快捷火車").

除了下圖(金門大橋火車組), 一大箱內容物還有鐵路平交道、加油站、各類路標、各種形狀軌道 ... 木頭量比下圖還要多很多, 當時店員說他們會不定時更換組合出售, 兩年後看起來我算買便宜了!(哈)

3.金門大橋

2.金門大橋

 

line10 train

文章標籤

Anne . 小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兩兄弟ya

我聽到小宇的聲音:『小培, 不要這樣用, 哥幫你好不好?』、『小培 ~ 小培 ~ 給我 ~ 我幫你弄!』宇的聲音很急促, 他正伸長脖子挨在小培身旁, 看起來是想說服小培把手上的飛機交給他. 小培被說服了, 把飛機交給哥哥修理, 當然, 修理完後宇就不還給培了, 他開始拿著飛機飛來飛去, 小培邊追著邊哭叫.

我蹲下身對宇說:『可以先還給小培嗎?他還想玩.』

宇很委屈的說:『可是我也很想玩啊!』

我:『那我幫你找看有沒有其他的, 給你玩?』

宇探頭張望櫃子裡的物品, 同時把手上的飛機還給小培.

其實, 這台飛機是小培要我幫他從櫃子上拿下來玩的, 玩沒多久右機翼掉了, 宇幫忙他再裝回去後, 就不肯還給小培. 飛機還沒拿下來之前, 小宇本來是在玩車子.

類似的情況常常發生, 剛開始我真的覺得小宇總是想拿小培手上的物品, 好像別人手中的就是比較好玩的, 甚至會用搶的方式搶過來玩.

我不想用『你搶了弟弟手中的玩具, 是不對的行為.』這樣的名目來糾正、處罰他, 也沒有對他說『你說要幫忙修理, 怎麼佔為己有呢?』我知道他是看到小培在玩所以也想玩.

Anne . 小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