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準備晚餐空擋, 跟小宇講我要拍照分享我的食譜, 他對這點子超感興趣, 立刻答應說要幫我『排』書。 (把書從書架上全掃下來, 是兩兄弟的強項) 我本來以為他們會鋪馬路or蓋房子, 沒想到使用的是『沙發陳列概念』, 兩兄弟很快排好, ...
Posted by 吳秋瑾 on 2015年9月27日
Anne:
- May 06 Wed 2015 02:50
松露姐社團
- Apr 15 Wed 2015 17:31
《在廚房裡環遊世界》W37-1 列日糖漿
書名:巴黎最老甜點舖 (公開配方 http://trufflerose.pixnet.net/blog/post/27393932)
菜名/頁數:列日糖漿 Sirop de Liège/P206
看到這道心裡莫名的癢, 顧不得本來的計畫菜單, 就先來熬糖漿吧!是插隊票無誤.
材料:蘋果、西洋梨、水、砂糖
水果洗乾淨, 連皮帶籽切一切和水一起放入鍋中, 小火加熱微滾, 再蓋鍋悶煮 2 小時。
第一次微滾時, 整個屋子都是果香味, 甜甜香香的令人嘴角不自覺上揚的幸福味道, 我忍不住靠近鍋子多吸幾口. 蓋上鍋蓋繼續煮兩小時後把湯汁濾出來, 約莫濾出 450ml 果湯, 我有懷疑是不是我的西洋梨較小顆?阿季的有 600ml ㄝ.
最後, 湯汁加入糖再熬煮約 1 小時. 剛煮好的樣子有點像蜂蜜, 流動的黏稠感, 本來懷疑不夠濃稠, 不過, 放置一天後, 表面竟變得像麥芽糖一樣. 舀起一湯匙, 裡頭有點像果凍, 我直接拿來沖熱水變果茶, 或加入咖啡中變果香咖啡. 列日糖漿有她獨特的樣子與味道, 跟蜂蜜&麥芽糖完全不同。
- Apr 10 Fri 2015 15:34
《在廚房裡環遊世界》W36 奶油小圓餅 Galette au beurre
書名:巴黎最老甜點舖 (公開配方 http://trufflerose.pixnet.net/blog/post/27396438)
菜名/頁數:奶油小圓餅 Galette au beurre/P216
這幾天小宇非常有興致的計畫著想做蛋糕、麵包的, 不過, 我又剛好沒有時間陪他玩. 這天, 我突然想到"奶油小圓餅", 便直接把阿季的Blog給Arthur看, 讓三個男人自己看著食譜玩.
大小男人們忙進忙出, 一會兒拿食材, 一會兒拿工具, 我完全沒有介入, 心裡百分百相信他們玩得出來的.(不過, 看到他們一次把整大塊奶油拌入時, 心裡有揪一下, 噗~)
大約過了四十幾分鐘, 三個人開心的拿著麵團成品給我看, 小宇急著要烤了!我說得先桿平後放入冰箱冰一小時, 然後壓模, 就可送入烤箱啦~
小人們非常喜愛麵粉變麵團的過程, 我猜這概念有點像自製粘土, 然後最後還可以烤來吃, 這過程實在是非常符合創造性生活啊, 很適合親子同享~
<下圖一> 全手工拌麵團, 這是在討論到底由誰倒麵粉、誰倒雞蛋。。。
- Apr 03 Fri 2015 21:29
《在廚房裡環遊世界》W35 馬鈴薯絲餅
書名:法國廚神的自然風家庭料理
菜名/頁數:馬鈴薯絲餅/P224
我很喜歡廚神阿朗一種食材多種料理的編排方式. 上個月我們家幾乎每週在玩番茄, 烤番茄、油漬番茄、、、、這週剛好買了很多馬鈴薯, Arthur提議把之前做的番茄和馬鈴薯一起搭配, 我說用光啦!是!使用速度好快. 不過阿朗的烤馬鈴薯角也有使用到油漬番茄, 我心裡盤算, 下週繼續準備番茄. 哈!
這週的主角-馬鈴薯絲餅, 是和小宇一起挑選上菜喔.
轉眼快六歲的他, 越來越喜歡跟我在廚房嘎一角, 有時候我想偷懶不做菜, 他會非常積極的跟我說:『我來幫妳!這樣妳比較不累~』(噗噗)。昨天, 婆婆弄完牙齒從醫院回來休息, 兩兄弟吵著要去阿嬤家, 小宇一進客廳就對阿嬤說:『今天晚上我來煮就好, 妳休息~』, 阿嬤手捧著還腫的臉頰, 一邊開心的笑說:『我好命囉~~你要煮給我吃囉!』
其實兩兄弟進廚房, 常常是災難與歡笑摻雜, 雖然大部分時候得花更多時間善後, 不過我好珍惜他們那句:『我來幫妳~』當下背後的熱情與心意.
這週『馬鈴薯絲餅』感覺可以當點心、也可以當早餐, 正餐配菜也可. 阿朗說:『胡蘿蔔、西洋芹、櫛瓜刨成絲, 在調味時加到馬鈴薯裡, 變化作法, 口味更豐富』 我準備了原味&有加入薄荷葉口味的. 材料很簡單:馬鈴薯、橄欖油、鹽、現磨黑胡椒.
下圖馬鈴薯刨成絲狀, 有些很細的是小宇刨的.
- Mar 19 Thu 2015 00:35
[共學記錄] 衝突的背後
在團裡遇到的衝突事件, 我們每個人, 可能都會是其中一個角色, 不論是出手那方, 或是被出手那方.(這裡所指的出手, 可替換為打人, 或拒絕 …甚至其他行為) 當我是屬於被出手那方的媽媽時, 我覺得我比較能客觀地去分析, 但是, 當我是出手那方的媽媽時, 我心裡, 竟很自然地帶有不好意思與愧疚.(不論多少, 它的確存在)
但我不太喜歡自己這樣, 這樣無法客觀地去看待&面對衝突, 而共學過程中, 衝突是珍貴的, 過去這一年多來, 我們大家就是一起在面對每次的衝突與磨合中練功成長, 大人小孩都受惠.
這幾次, 我扮演著出手那方的媽媽角色, 我試圖調整自己的心態, 如果我對琪(媽媽)有不好意思, 那應該是放在我個人對她得一起去面對承擔這過程產生的幽微變化的歉意, 但, 不該是放在對孩子們的行為. 我對小B(孩子)表示歉意, 是在於我對他的在意與重視, 想告訴他, 遇到這樣的狀況, 真的不容易, 但是, 我想和他一起面對.
前幾次, 我那歉意是複雜糾結的, 說出來又覺得哪裡怪怪?我想是因為:不想把琪與小B放在好像不得不那角色, 事實上, 我不是那樣認為的. 但為何我心裡卻有莫名亂放的歉意?我猜想, 因為我太在意新同學的眼光, 因為很在意對我們團的影響.
最近, 我釐清, 我還是原來那個我. 不論我遇到孩子被打或孩子打人, 我期待也曾經歷著團內一起成長的那份力量.
其實, 一團之所以是一團, 不是因為我們有什麼高深的功力或方法, 當然也不是我們特別愛讀書. 一直以來深深吸引我的團風格與團隊力量, 是我們一直一起面對與一起成長. 也是因為這樣讓我有動力不斷地想去付出, 而我們彼此也不斷地累積信任與安全感.
有什麼做法或解決之道嗎?有, 但那是在每一次事件中一起經歷出來的. 而且, 每次的狀況都不同, 那細膩之處, 正是共學迷人之處.
要來紀錄看起來像是以小宇為主要的, 孩子們好幾個一起欺負小B事件. 最根本的, 還是得從事件脈絡釐清, 然後釐清孩子各方, 也釐清每位媽媽, 但, 經過一些時間累積所產生的現狀, 這樣的做法似乎不夠. 光靠一起或個別談, 也不夠, 要如何讓孩子感受到他們彼此正在經歷什麼狀況, 也許是解開這一連串情節的一把鑰匙.
不過, 在這之前, 我想先釐清自己狀態的改變. 對於打人, 心態的轉變, 是分享, 也想引起討論. 但不是結論.
面對暴力, 心態的轉變
- May 27 Wed 2015 03:08
《在廚房裡環遊世界》W19 W20 W22 W23 W24 W26 W27 W28 W29 W30 W31 W32 W33 W34 W38 W39 W40 W41 W42
《在廚房裡環遊世界》W42 蔥花麵粉煎 食譜來源 http://goo.gl/KTe3uS 這週腰傷把預計要做的事都打亂了, 趕在最後一天衝去買蔥, 讓蔥花粉煎上菜吧! 我跟宇都很愛蔥, 六根大蔥全部加入, 一點都不浪費, 所以煎起來時『很蔥很蔥』~ 我本來想用中高筋麵粉, 但想想孩子們喜歡綿綿軟軟的口感, 後來還是決定用低筋麵粉, 起鍋後, 搭上肉鬆, 變成層層粉煎夾肉鬆, 應食客要求, 再煎一盤, 第二盤, 變裝成肉鬆卷上菜~ 簡單的蔥花粉煎, 怎麼玩都有趣, 怎麼吃都過癮, 後來小培還要求:『幫我加蜂蜜~』 我心想, 加砂糖、加花生醬都OK低, 『蜂蜜!』沒問題啦~ 喜歡啥口味, 馬麻加給你~ XD
《在廚房裡環遊世界》W42 蔥花麵粉煎 食譜來源 http://goo.gl/KTe3uS 這週腰傷把預計要做的事都打亂了, 趕在最後一天衝去買蔥, 讓蔥花粉煎上菜吧! 我跟宇都很愛蔥, 六根大蔥全部加入, 一點都不浪費, 所以煎...
Posted by 吳秋瑾 on 2015年5月22日
《在廚房裡環遊世界》W41-1 蒜香炸魚 / 廚神的家常菜 P252 越來越有感-煮食有療癒的作用, 雖然很忙碌時, 難免會滴咕『備太多料了。。』 不過, 拋開擾心的事, 一刀一刀切好蒜片、炸個酥黃、拌入酒醋, 另一個鍋子, 悠悠地煎魚, 翻面, 還好, 皮只脫了一小塊, 但, 全落了又如何?不減美味. 最後, 擺上蒜片, 酒醋油, 整個淋上魚身, 蒜香炸魚看起來令人心情好, 原來, 療癒的重點也在於做菜當下的心境, 而那當下也隨時在變化著。 這週是與特別感覺同在的一週, 許多美妙的或是曾經想隱藏的, 眾感覺, 竟恰恰好, 真實的, 同在. 實際的畫面是: 我發呆想事情, 然後三個男人把整尾魚迅速分食光光. 哈. 眼前的最真實. 附上:男人們品嚐心得:好好吃+鮮嫩多汁下次再來一尾。
《在廚房裡環遊世界》W41-1 蒜香炸魚 / 廚神的家常菜 P252 越來越有感-煮食有療癒的作用, 雖然很忙碌時, 難免會滴咕『備太多料了。。』 不過, 拋開擾心的事, 一刀一刀切好蒜片、炸個酥黃、拌入酒醋, 另一個鍋子, 悠悠地...
Posted by 吳秋瑾 on 2015年5月14日
- Jan 24 Sat 2015 02:16
課程參考
光合人文教育工作室 http://blog.roodo.com/edu_genelu/archives/37245570.html
- Jan 23 Fri 2015 21:35
《在廚房裡環遊世界》W25 可麗餅
我的食譜來源:《生活如此美好》的「可麗餅」http://goo.gl/wM8HOs (《生活如此美好:法國教我慢慢來》第74頁)
我很喜歡可麗餅, 看到這張插隊票內心無比興奮啊!從瑪芬到可麗餅, 讓期末很忙碌的兩週好甜好幸福.
材料很簡單:中筋麵粉, 蛋, 全脂牛奶, 糖.
兩兄弟急要幫忙攪拌, 我在麵粉的中間挖個洞打入雞蛋.
小宇問:為什麼每次都要先洗蛋啊?
我:記得舅公家的雞舍嗎?母雞把蛋生出來時, 蛋是掉在哪裡?
宇回想了一下蛋從輸送帶搜集的過程, 我追問他:是不是有時候也夾雜著灰塵雞毛等東西? 我擔心不乾淨, 所以使用前都會先沖水.
小宇又追問:可是我們又不吃蛋殻, 是吃裡面誒, 為什麼要洗外面?
後來我請他幫忙把蛋打入麵粉中.